计算机网路——运输层(计算机网络 运输层)
feilongw 2025-03-26 16:07 117 浏览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缆、光缆、无线等通信手段,将多台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可以相互通信、共享资源的系统。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航线等把各个城市、地区连接起来,人们可以在这些交通线路上自由往来,运输货物。计算机网络也是如此,它让计算机之间能够 “交流”,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资源的共享。
在这个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它们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路由器就像是交通枢纽的指挥中心,负责为数据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交换机则如同各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着数据在网络中的流向,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人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购物,浏览各种商品信息,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还能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在工作中,企业内部的员工可以通过局域网共享文件、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不同地区的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议、业务合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一部充满创新与变革的历史,它从最初的萌芽,逐渐成长为如今覆盖全球的庞大网络体系,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世纪 年代,当时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为了在核战争中确保通信的畅通,启动了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计划。 年,一个名为 ARPANET(阿帕网)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诞生了,它最初只连接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的四台计算机 ,但这看似简单的连接,却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开端。ARPANET 的设计理念十分超前,它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都可以独立选择传输路径,最终在目的地重新组装。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即使部分线路或节点出现故障,数据依然能够通过其他路径到达目的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ARPANET 不断发展壮大,连接的计算机数量越来越多,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面临着诸多挑战,因为各个厂商的计算机在硬件、软件和通信协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像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难以顺畅交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 世纪 年代中期,Vint Cerf 和 Bob Kahn 等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开发出了 TCP/IP 协议。TCP/IP 协议就像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它定义了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它的诞生,为计算机网络的大规模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ARPANET 正式采用 TCP/IP 协议,这一标志性事件被视为互联网的正式诞生。此后,计算机网络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创建了 NSFNET,它连接了众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逐渐取代 ARPANET 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到了 世纪 年代,互联网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重大突破 ——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 年,Tim Berners-Lee 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开发了万维网,引入了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和网页语言(HTML) 。这一创新使得互联网变得更加易用和直观,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就能轻松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人们不再需要记忆复杂的命令和代码,只需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就能浏览丰富多彩的网页内容,获取新闻、知识、娱乐等各种信息。万维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让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一时期,互联网开始向商业领域扩展,逐渐走向商业化。 年,第一款图形化浏览器 Mosaic 发布,它以直观的图形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地使用互联网,进一步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进程。 年,亚马逊和 eBay 等早期互联网公司成立,标志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销售商品,打破了传统商业的地域限制,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进入 世纪,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宽带互联网的普及,让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大幅提升,人们可以流畅地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在线游戏、开展远程办公等,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随后,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还可以利用各种移动应用,实现移动支付、在线学习、出行预订等功能,互联网的便捷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根据覆盖范围和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这三种类型的网络就像不同层级的交通网络,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共同构建起我们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世界。
局域网(LAN)
局域网,英文缩写为 LAN(Local Area Network),它的覆盖范围通常在方圆几千米以内,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局部区域网络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区,小区内的道路、设施等将各个住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局域网也是如此,它将一个家庭、学校、企业办公室等场所内的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
在家庭中,我们通过无线路由器组建的家庭网络就是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家里的电脑、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设备都可以连接到这个网络,实现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在线游戏等功能。比如,你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一部电影,然后通过局域网在智能电视上播放,无需使用 U 盘等存储设备进行拷贝,非常方便。
在学校里,校园网也是典型的局域网。它连接了学校内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各个区域的计算机,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在线授课、布置作业、批改试卷;学生可以在图书馆通过校园网查阅电子书籍、学术论文等资料;不同班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在线协作学习,共同完成项目作业。
企业内部的局域网更是不可或缺,它支持着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员工们可以通过局域网共享公司的文件、数据库,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可以将设计好的广告方案通过局域网发送给文案编辑人员进行内容完善,然后再发送给上级领导进行审核,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大大缩短了项目周期。
局域网的特点十分显著,它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能够满足大量数据快速交换的需求,就像小区内的道路虽然不长,但车辆行驶速度可以很快,能够快速到达各个住户。同时,由于设备之间距离较近,网络故障率较低,且容易进行故障排查与修复。此外,局域网的规模较小,维护与管理相对简单,便于实施安全策略和网络监控,就像小区的物业管理相对容易,可以更好地保障小区内的安全和秩序。
城域网(MAN)
城域网,英文缩写为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它的覆盖范围比局域网大,通常在一个城市范围内 。可以把城域网看作是连接城市中各个小区(局域网)的主干道,它将位于同一城市内不同地点的局域网、主机、数据库等相互连接起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通信。
城域网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府部门,通过城域网可以实现政务信息共享,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快速传递文件、数据等信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例如,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城域网将实时的交通流量数据传输给城市规划部门,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依据。在企业领域,城域网使得企业的分支机构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一家连锁企业可以通过城域网将各个门店的销售数据实时汇总到总部,总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库存、制定营销策略。
在教育领域,城域网为远程教学提供了可能。不同学校之间可以通过城域网开展远程授课、学术交流等活动,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例如,一所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可以通过城域网为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远程授课,让更多学生受益。在医疗领域,城域网支持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可以通过网络对偏远地区的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指导,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比如,一位偏远地区的患者通过当地医院的设备将病历、影像等资料通过城域网传输给大城市的专家,专家可以根据这些资料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城域网通常采用光纤等高速传输媒介,能够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能达到几百兆甚至几千兆比特每秒,确保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同时,城域网内部采用专用数据传输线路和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而且,它的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轻松扩大或缩小网络规模,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广域网(WAN)
广域网,英文缩写为 WAN(Wide Area Network),它的覆盖范围最为广泛,可以跨越国界、洲界,甚至覆盖全球 。广域网就像是连接各个城市、各个国家的高速公路和国际航线,它将不同地区的局域网、城域网连接起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和信息交流。
互联网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它让我们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获取全球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在网上购物,购买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可以观看国外的视频网站,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可以与国外的朋友进行实时的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对于企业来说,广域网使得跨国公司的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能够实现高效的通信和协作,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业务拓展。例如,一家跨国科技公司可以通过广域网将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团队连接起来,实现全球协同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科研领域,广域网促进了全球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研究成果、数据和实验资源,共同攻克科学难题。比如,全球的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广域网共享天文观测数据,共同研究宇宙的奥秘。在教育领域,广域网为在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课程,拓宽自己的视野。
广域网的建设和维护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它通常依赖于多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以及多种通信协议,如 TCP/IP、ATM、帧中继等 。同时,广域网需要众多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来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快速地传输到目的地。这些设备就像交通枢纽和路口的信号灯,协同工作,保障广域网的正常运行。
计算机网络的关键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各种关键设备,它们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准确、快速地传输。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这三种常见的网络设备 。
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层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不同的网络,并为数据包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简单来说,路由器就像是网络世界中的交通警察,负责指挥数据包的流向,确保它们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当一个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出来后,它首先会到达与源主机相连的路由器。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 IP 地址,在自己的路由表中查找对应的路由信息。路由表就像是一本详细的地图,记录了网络中各个目的地的位置和到达它们的最佳路径。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一个合适的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数据包最终到达目标主机。
比如,你从家里的电脑上访问一个位于国外的网站,你的数据包会首先通过家里的路由器,然后经过多个不同的路由器,跨越不同的网络,最终到达目标网站的服务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路由器都会根据自己的路由表,为数据包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确保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路由器在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它不仅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还能够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通过路由器,企业可以构建复杂的广域网,实现分支机构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家庭用户可以通过路由器连接到互联网,享受各种网络服务。
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数据链路层设备,主要工作在局域网内,用于实现主机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 。它就像是一个智能的交通枢纽,能够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快速地将数据转发到对应的主机上。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基于 MAC 地址。MAC 地址,也叫物理地址,是每个网络设备(如网卡)在出厂时被赋予的唯一标识符,它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具有唯一性 。交换机通过学习网络中各个主机的 MAC 地址,建立起一个 MAC 地址表。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首先检查数据包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在 MAC 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如果找到了匹配的端口,交换机就会将数据包直接转发到该端口,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如果在 MAC 地址表中没有找到对应的端口,交换机就会将数据包广播到除接收端口之外的所有其他端口,直到找到目标主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交换机会不断学习新的 MAC 地址,并更新自己的 MAC 地址表,以提高数据转发的效率。
例如,在一个办公室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当计算机 A 要向计算机 B 发送数据时,交换机会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 MAC 地址,在 MAC 地址表中查找计算机 B 对应的端口,然后将数据帧直接转发到该端口,实现计算机 A 和计算机 B 之间的快速通信。
集线器
集线器是一种物理层设备,它的功能相对简单,主要用于将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享的网络。集线器的工作方式是广播式的,当它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将这个数据包发送到所有连接的端口上,不管这个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是哪个设备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教室里,老师大声说话,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到,不管老师的话是对谁说的。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十分明显。从工作层次上看,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只负责信号的放大和转发,对数据的内容并不了解;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解析数据帧,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从数据传输方式来看,集线器采用广播方式,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导致网络性能下降;而
网络协议 —— 网络世界的 “交通规则”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就像是交通规则,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不同的网络协议在网络的不同层次发挥作用,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有序地传输。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网络协议中的 “明星”——TCP/IP 协议簇,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协议 。
TCP/IP 协议簇
TCP/IP 协议簇是互联网的基础,它包含了众多协议,这些协议协同工作,实现了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TCP/IP 协议簇采用了四层的层级结构,从下往上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在网络层,IP 协议(网际协议)是核心协议,它负责将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互联在一起,为数据包提供路由和寻址功能 。IP 协议就像是网络中的 “地图”,它给每台网络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这个地址就像是设备在网络中的 “门牌号”,通过 IP 地址,数据包可以找到它的目的地。IP 协议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包(也叫数据报),并在数据包中添加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等信息,然后根据路由表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数据包的大小超过了网络传输的最大限制,IP 协议还会将数据包拆分成多个小的 IP 分组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
在传输层,有两个重要的协议:TCP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 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 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就像是一位严谨的快递员,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先与接收方建立连接,通过三次握手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TCP 协议会对数据进行编号和确认,确保数据能够按顺序、无差错地到达接收方。如果发现有数据丢失或出错,TCP 协议会自动重发数据,直到数据被正确接收。此外,TCP 协议还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能够根据网络的状况调整数据传输的速度,避免网络拥塞。UDP 协议则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协议,它就像是一位快速的信使,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建立连接,直接将数据发送出去。UDP 协议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开销小,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数据准确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场景,如视频直播、语音通话、在线游戏等。在这些场景中,少量的数据丢失或出错可能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快速的传输速度则更为重要 。
其他重要协议
除了 TCP/IP 协议簇中的核心协议,网络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协议,它们在网络的不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ARP 协议(地址解析协议)是一种介于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协议,它的作用是将 IP 地址解析为 MAC 地址 。在局域网中,数据是以帧的形式传输的,而帧中包含的是目标主机的 MAC 地址。当一台主机要向另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它需要知道目标主机的 MAC 地址。ARP 协议通过广播的方式,向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 ARP 请求,询问目标 IP 地址对应的 MAC 地址。目标主机收到 ARP 请求后,会回复自己的 MAC 地址,发送方主机就可以将这个 MAC 地址缓存起来,以便下次通信时使用。ARP 协议就像是网络中的 “翻译官”,它将我们熟悉的 IP 地址转换为网络设备能够识别的 MAC 地址,确保数据能够在局域网中准确传输 。
ICMP 协议(网际控制报文协议)是网络层的差错和控制报文协议,与 IP 协议密切相关,是 IP 协议的一个重要补充 。ICMP 协议主要用于在 IP 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如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当 IP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遇到错误,如目标不可达、网络拥塞等,路由器或主机就会通过 ICMP 协议向源主机发送相应的错误报告,告知源主机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常用的 Ping 命令就是基于 ICMP 协议实现的,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 ICMP 回显请求报文,然后等待目标主机的回显应答报文,来判断目标主机是否可达,以及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情况 。ICMP 协议就像是网络的 “监控器”,它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网络中的问题,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我们以一个数据包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旅程为例,来详细讲解数据是如何在不同设备和协议层之间传输的。
假设你在电脑上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个网站,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并按下回车键后,数据传输就开始了。首先,应用层的浏览器会根据你输入的网址,生成一个 HTTP 请求,这个请求包含了你要访问的网页的相关信息。HTTP 请求就像是你写的一封信,里面包含了你想要获取的信息。接着,这个 HTTP 请求会被交给传输层。
传输层会根据应用层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如果是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通常会使用 TCP 协议;如果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数据准确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如视频直播、语音通话等,则可能会使用 UDP 协议。在这个例子中,因为是访问网页,所以传输层会使用 TCP 协议。TCP 协议会对 HTTP 请求进行封装,添加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等信息,形成一个 TCP 段。源端口号就像是你的家庭住址,目的端口号则是对方的地址,通过这些信息,接收端可以知道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要送到哪里去。TCP 段就像是给信件加上了一个信封,信封上写好了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
封装好的 TCP 段会被交给网络层。网络层的 IP 协议会对 TCP 段进行进一步的封装,添加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等信息,形成一个 IP 数据包。IP 地址就像是网络中的门牌号,通过 IP 地址,数据包可以找到它的目的地。IP 数据包就像是在信封外面又套了一个更大的信封,这个信封上写好了网络中的详细地址。
IP 数据包会被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会根据网络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封装。如果是以太网,就会使用以太网协议,添加源 MAC 地址和目的 MAC 地址等信息,形成一个以太网帧。MAC 地址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它就像是设备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以太网帧就像是在大信封外面又包了一层包装,这个包装上写好了设备的物理地址。
最后,以太网帧会被转换成比特流,通过物理层的传输介质,如网线、光纤、无线信号等,发送出去。在传输过程中,以太网帧会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会根据 IP 数据包中的目的 IP 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最佳的传输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交换机则会根据以太网帧中的目的 MAC 地址,在 MAC 地址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将帧转发到目标主机。
当数据包到达接收端时,会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解封装。物理层会将接收到的比特流转换回以太网帧,数据链路层会检查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地址,如果是,则解封装出 IP 数据包,交给网络层。网络层会检查 IP 数据包的目的 IP 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地址,如果是,则解封装出 TCP 段,交给传输层。传输层会检查 TCP 段的目的端口号是否是对应的应用程序的端口号,如果是,则解封装出 HTTP 请求,交给应用层。应用层的浏览器会解析 HTTP 请求,获取网页的内容,并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就像是一次复杂的旅行,它需要经过多个设备和协议层的处理,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每个设备和协议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协同工作,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快速地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是衡量网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依据,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在网络中的使用体验。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带宽、时延和吞吐量这三个关键的性能指标 。
带宽
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 “最高数据率”,通常用比特每秒(bps)来表示 。简单来说,带宽就像是高速公路的车道数量,车道越多,同时能通过的车辆就越多,网络的带宽越大,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也就越大。
比如,我们常见的 100Mbps 带宽,就表示理论上每秒最多可以传输 兆比特的数据。在实际生活中,带宽对我们的网络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我们观看高清视频时,如果带宽不足,视频就会出现卡顿、加载缓慢的情况;在下载大型文件时,带宽越大,下载速度就越快,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想象一下,你正在下载一部高清电影,10Mbps 带宽的网络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下载,而 100Mbps 带宽的网络则可能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这就是带宽的差异带来的明显影响 。
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 。时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它与数据帧的长度和传输速率有关。数据帧越长,传输速率越低,发送时延就越大。例如,当你发送一个较大的文件时,发送时延就会相对较长。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取决于传输介质的长度和信号的传播速度。比如,在光纤中,信号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但如果传输距离较远,传播时延也会不可忽视。排队时延是数据包在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的队列中等待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当网络拥塞时,队列中的数据包增多,排队时延就会增加。处理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数据包后进行处理(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等)所需要的时间 。
这些时延都会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实时应用(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中,时延过高会导致明显的延迟和卡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比如,在玩在线射击游戏时,如果时延过大,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操作总是比对手慢一拍,等你看到敌人开枪后再躲避,往往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时延带来的负面影响 。
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通常也用比特每秒(bps)来表示 。它反映了网络实际的传输能力,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吞吐量与带宽和时延密切相关。带宽是网络传输数据的理论上限,而吞吐量则是实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在理想情况下,吞吐量可以接近带宽,但在实际网络中,由于存在各种因素(如网络拥塞、设备性能、协议开销等)的影响,吞吐量往往会低于带宽。例如,在网络高峰期,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拥塞严重,此时即使你的网络带宽很高,吞吐量也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数据传输速度变慢。时延也会对吞吐量产生影响,时延越大,数据传输的效率就越低,吞吐量也就越小。
对于用户来说,吞吐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网络使用体验。在下载文件时,吞吐量越大,下载速度就越快;在浏览网页时,吞吐量高可以使网页快速加载,提供流畅的浏览体验。如果吞吐量较低,我们可能会遇到网页加载缓慢、视频卡顿等问题,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娱乐体验 。
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涵盖了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关键设备、网络协议、数据传输过程以及性能指标等多个重要方面。从早期的 ARPANET 到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不同类型的网络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它们相互交织,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世界。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等网络设备,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顺畅传输。而网络协议,尤其是 TCP/IP 协议簇,就像是网络世界的 “交通规则”,规范着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网络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通过网络购物、学习、娱乐、办公,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未来,随着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希望通过本文,大家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网络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学习。如果你对计算机网络感兴趣,不妨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开启一段精彩的网络探索之旅。
相关推荐
- linux 测试rs485_如何测试rs485
-
MODBUS串口调试助手读取RS-仪表数据MODBUS串口调试助手RS-读取仪表数据概述通过Modbus串口软件(各种调试助手)读取仪表中的数据。1配置硬件要求PC操作电脑USB转RS-调试电缆R...
- java中model java中model包的作用
-
java包管理、访问修饰符、static/final关键字一、包管理(Package)核心作用组织代码:将相关类归类到同一目录下(如com.utils、com.model)避免命名冲突:不同包中...
- Jira持续集成_持续集成 ci
-
Jira停售一年后,国产研发管理平台谁能真正站出来?年2月,Atlassian正式终止Server产品的销售和支持,这一决定让国内众多研发团队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项目管理工具。转眼一年过...
- linux redhat系统下载_linux redhat安装教程
-
红帽企业版免费提供给开发者下载使用红帽RedHat宣布,开发者只要免费注册红帽开发者项目后,即可免费下载使用公司的企业发行版RHEL7(RedHatEnterpriseLinux7)。免费...
- Excel 文件双击打不开,非要在文件里打开怎么办?
-
操作无法完成,因为其中的文件夹或文件已在另一程序中打开使用Windows系统用朋友们,应该经常会遇到这个提示,如下图所示: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安装了的话,可以尝试用的解锁功能,在文件夹上点右键,看有没有...
- android MotionEvent x
-
Android学习之手势操作在昨天我们讲了Android的OnTouch触摸事件,有时候触摸和手势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上节我们讲了触摸事件,今天我们自然而然的就需要讲手势操作了。触摸,手...
- FreeNAS 配置 FC 存储模式
-
三、FreeNAS篇:系统基本设置及存储池管理,实现远程访问上节我们通过U盘成功在蜗牛星际上安装好了FreeNAS系统,本次将在系统层面上进行基本的配置与存储管理,实现远程smb访问硬盘上的资源。1....
- hillstone secure connect安卓
-
山石网科:携手华为鸿蒙打造网络安全方案每经AI快讯,山石网科今日官微消息,近日,华为智慧办公生态峰会在武汉召开,旨在把握原生鸿蒙带来的崭新机遇,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办公新生态。山...
- jad反编译成java文件指令
-
达内java培训专家:7款开源Java反编译工具反编译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高上大的技术词汇,通俗的说,反编译是一个对目标可执行程序进行逆向分析,从而得到原始代码的过程。达内java培训(java.tedu...
- centos安装ikev2(centos安装ssh服务)
-
RockyLinuxRC1正式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版本距上个版本发布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整体测试来看,基本和其他的主流发行版本区别不大,但由于后续不会推出稳定版本,所以还是有些担忧,从此次发...
- 【Unity3D插件】AVPro Video插件分享《视频播放插件》
-
揭秘元宇宙带火的产业!NFT发展迅猛、自研VR/AR硬件成主流|智东西内参从Facebook改名Meta,引爆元宇宙概念已经过去近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与元宇宙相关的Web3.0、VR/AR、元...
- 100个非常实用的Shell拿来就用脚本实例
-
个经典实用的shell脚本,可自由复制,拿来即用建议收藏Shell作为一种命令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其优势显而易见,shell脚本的优势在于它能实现自动化运维,能提高运维效率,帮助运维人员摆脱繁杂的操作...
- java的小游戏 java小游戏完整代码
-
熬夜整理个Java经典小游戏项目开发源代码,含可执行程序及源码我相信现在有很多的小伙伴都已经看到了现在网上都在说Java找不到工作,其实我想说的就是现在的那些找不到Java工作的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没有项...
- Li2023ps2023免费磨皮滤镜插件Portraiture
-
最新Retouch4me合1来啦!AI智能修图磨皮神器插件简介文件名称:Retouch4me合1支持系统:Windows安装教程:在安装包里获取方式:在底部分享形式:百度网盘【文末提供下载方式】▼...
- 43. ExtJs控件属性配置详细
-
超详细的CMDB介绍--概念、架构、模型、表设计及开源选择概述今天主要介绍一下CMDB的一些基础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一、cmdb是什么?》》百度百科配置管理数据库(Configuration...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